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
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
王雅各 編|心理出版|1999/10/31
「性屬關係」從名稱和實質上挑戰並顛覆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以生理性別為思考中心的慣行;本書集合了國內二十多位在學術和實務工作界推動性別平等訴求的學者和專家所共同完成,是台灣性別研究和婦女運動的重要成果。
「性屬關係」由上、下兩冊所構成。上冊「性別與社會、建構」由介紹二十世紀婦女解放運動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入手,並聚焦在分析、批判二元對立、生物本質論和易造成平等窒礙難行的生理性別,繼之以家庭、諮商、教育、工作(經濟)、休閒、政治、醫療和法律中的社會性別(性屬)建構剖析,以說明性別不平等的肇因,維繫機制和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法。「性別與社會、建構」適合作為大專院校中所有與性別相關課程的主要教材。
Marilyn Yalom著, 何穎怡 譯|先覺出版|2000/03/01
這是一本文化研究的書,作者企圖橫跨古代到現代,分別從宗教、藝術、醫學與心理學等領域,探索西方世界如何看待、理解、界定乳房。它在嬰兒眼中代表食物,在男人眼中代表性。醫師眼中只看到疾病,商人卻看到鈔票。宗教領袖將它轉化為性靈象徵,政客要求它為國家主義服務,心理分析學者則認為它是潛意識的中心。做為女性身體象徵的乳房,在人類的想像裡擁有特別的地位。不同的歷史時空裡,特定的乳房意義會成為當時的主流意識,支配我們對乳房的觀感:中世紀末期,哺育的乳房首度成為基督教性靈滋養的象徵;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與詩人為乳房塗上情色意涵;十八世紀的歐洲思想家則將乳房打造成公民權利的來源。然而不論是文學、藝術與文獻記載,都是經過男性眼光折射之後的想法;男人與建制,不斷企圖將女人的乳房據為己有。女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乳房,不僅是個人自我評價的指標,也是女人總體地位的象徵。二十世紀,女人終於奪回乳房的所有權。主流婦女雜誌持續報導乳癌與乳房美容的最新資訊,女性主義的雜誌與月曆則企圖打破美國人對乳房的執迷。我們對自己的乳房日感焦慮,正如我們憂心世界的未來一樣。乳房再度以新的活力現身於歷史舞台,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世紀末的今天「乳房概念股」走勢正強勁。
成令方等 著|群學出版|2008/02/01
當醫學遇上社會學,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本書邀請了國內三十三位生物醫學界和社會人文學界學有專精的學者與教授,以日常生活中的醫療、健康實例做為主題,將他們多年的學術研究轉譯成趣味盎然,淺顯易懂的短文,使讀者能在醫療中看見社會的多重意義,破解以為「醫療中立,不受社會影響」的迷思;使讀者能進一步瞭解,醫療為達到維護眾人健康的目的,必須正視醫療領域中知識、權力關係的不平等,以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等議題。
本書共分成「另類醫療」、「醫療專業的興起與變遷」、 「醫學知識與權力」、「醫療政策與市場」、 「身體經驗」、「工作與健康不平等」、 「醫療技術」、「風險與醫療爭議」等八大篇, 篇篇精彩的文章帶領讀者,從醫療社會學、公共衛生、以及科技與社會的視野,思考、審視「醫療與社會」的關係,期盼本書能激發更多的對話與創見。
李貞德等 著|聯經出版公司 |2008/10/23
身體史的研究可以限於生老病死的基本經驗,也深具潛力發展出對國家、社會乃至宇宙的各種譬喻。本集主要從性別化的身體觀和醫療化兩個角度,收錄探討性別、身體與醫療交互作用的九篇論文,其中雖涉及對性與美的欲望,但大多則專注於產育的母體。這或許更能反映傳統社會,其中身體最重要的功能是生產與再生產,而非引誘或放縱;身體最常體驗的挫折是吃不飽穿不暖,而非情慾受到壓抑。但再現與經驗,情慾與產育,在醫療論述中恐怕也難以二分。讀者閱畢,或不難察覺,婦科醫學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充斥著母體與欲望之體的鬥爭。
楊幸真 主編、王秀紅等 合著|華杏 出版|2012/07/15
全書共15章,分為「緒論」、「認識性別」、「護理與工作」及「性別平等的護理照護」四大部分,完整介紹性別相關概念,以及針對性別概念與問題於醫療與護理專業中發酵至今,可實際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探討。
特以「故事角」、「問題討論」、「教學活動」、「性別平等小提醒」等專欄引發教學互動的火花,提供強烈的學術反思性,期能推動現今兩性均參與的護理專業之進步。
適合護理系所課程、臨床護理人員進修、醫學院相關科系與臨床人員進修,以及通識、選修使用。
Peter Conrad 著、 許甘霖 成令方 等 譯|巨流圖書公司出版|2015/08/20
本書是醫療社會學的議題專著,不是艱澀抽象的理論書,更不像一般科普書為了通俗犧牲知識承載度;適當的「概念化」不只提供了有關世界的新知識,更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新角度,為認識當代醫學發展的社會研究,提供一個或有偏頗但瑕不掩瑜的完整圖像。對來自醫學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自學或教學的讀者來說,都是不錯的入門書。
大衛.班布里基 著 、周沛郁 譯|如果出版 |2016/6/7
「中年」是人類獨有的現象,是貨真價實的「生物現象」。發福、反應變慢、記憶力衰退、日趨保守、憂慮死亡……一連串看似負面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其實都是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完美禮物!
青春是追夢的時候,而中年是夢想實現的時候;演化的力量將中年人推向人生的巔峰,並賦予我們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中年人經驗和精力兼備,若有那麼一點固執,也是為了履行供應社會和延續文明的重責大任。女性中年停經、不再生子,是為了讓幼兒得到更妥善的照顧;孩子發育中的大腦尤其重要,那是人類成功的關鍵。中年大腦的結構和運作方式與年輕人有根本上的差異,能夠更睿智地處理問題。多虧了中年大腦中的化學物質,中年人情緒穩定且擅於內省,擁有比其他年齡層更強烈的幸福和人生實現感。走到中年,代表你已經準備好進入人生中最美的時候;經歷青春的衝撞和歷練後,你終於走到中年,一片任你揮灑的海闊天空。不論你是哪個年齡,讀完這本書,你將懂得擁抱中年時期,轉而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長久遭到誤解的黃金年代。
張君玫 著|群學出版|2016/07/09
本書從界線、批判、抵抗這三條交互纏繞的向度去貫穿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思想,分別就知識的基礎、倫理的可能以及行動的方向,去釐清共同生活的多重意義。
導論勾勒了本書的問題意識與具體計劃。第二章檢視兩位學者的批判意象,每一個批判意象都同時是行動的意向,涉及了界線協商、衝突、呈現與體現的多重權力鬥爭。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深入檢視兩位思想家的批判方法論,及其深層的世界圖像與行動意義。第五章結論則指出,在兩位思想家看似各有領域的思考軸線中,可以找到共通的實踐取向分別展現在她們差異的發言位置。這個共同基礎是蘊藏在她們批判方法論中的對於強權與現狀的抵抗。這樣的抵抗表現在很多層面,其中必然也涉及對界線的重新思考、跨越與打造,此為兩位思想家共同指出的當代倫理責任。同時,她們之間的差異所在依然重要,尤其是各自迥異的發言位置所揭示的故事、隱喻和矛盾。此外,在所有的閱讀計畫中,我們都必須去尋找並建構自己賴以生存、思考與行動的語言。
身為後殖民的賽伯格,島嶼破碎的主體性需要不斷的跨越與重構。
性別作為動詞 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戴伯芬等 著|大家出版|2017/05/10
「巷仔口社會學」是國內最知名的社會學知識普及平台,由「巷仔內」的學者站出來,把社會學的觀念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方式講述給徘徊在「巷仔口」的大眾讀者。本書是「巷仔口社會學」精采文字的第二度集結,以性別為主軸,討論了婚姻與家庭、多元成家、父職與母職、親子教育以及性別在勞動、政治與醫療等不同場域的問題,將再度打開我們的社會學之眼,拆除僵化停滯的性別迷思,看見不一樣的思維與世界。(引自:《女科技人電子報》第128期)
劉士永、 王文基 主編,王文基等 著 |聯經出版公司|2017/08/03
全書四篇章的安排既有史學以時繫事的縱深,個別主題也不失橫向聯結、深入探討的廣度。第一篇提出的「東亞現代性」兩層面意義:西方科學帝國主義與醫療在現代東亞社會的特殊樣貌。第二篇針對東亞殖民經驗的各個分析,不僅幫助讀者掌握過去時空脈絡與醫療發展的關係,更提點反思當下醫療現象與文化中的殖民遺緒。第三、四篇的作者群就由不同的學科專業視角,在通論與個案間展現了參考西方理論、反思東亞現代性的運用價值。
黃淑玲 著|五南出版|2017/09/07
本書呈現臺灣與國際各國(瑞典、芬蘭、丹麥、挪威、歐盟、韓國、菲律賓、尼泊爾、日本、美國、加拿大、澳洲)在性別主流化執行上一些重要政策領域上的比較研究結果之精華。書寫方式著重實務與理論並重,從關鍵概念切入,對照國外案例的策略、方法與困境,進而剖析國內實務現況及問題癥結,再針對政府部門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建議。本書適合大專性別課程使用,更是公務員進修性別主流化的最佳讀物。(引自:《女科技人電子報》第128期)
Peter Baldwin 著, 林怡婷、顏涵銳 譯|五南出版|2018/03/25
彼得‧鮑德溫(Peter Baldwin)是載譽國際的衛生和社會政策史學家,對於襲捲全球的愛滋/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傳染病之政策制訂方面,他有相當多貢獻。本書中鮑德溫強調歐洲和北美洲工業國家對此疫情處理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追溯到這些國家在十九世紀時針對傳染性疾病所採取的防治政策。鮑德溫的分析和結論,對於每個國家政策制訂者以及他們所服務的人民極為重要且切題。他提供了充分的證據,透過比較,有助了解各國之所以選用特定政策的原因,但他也很清楚愛滋/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疫情以及近來爆發的SARS疫情,都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他所稱的「相互依存」(mutual dependence)以及「自我保護」(selfprotection)已經成為全球性和國家級的議題了。
吳建昌、李舒中等 著|聯經 出版|2018/07/05
精神醫學作為一種現代性治理,可以從知識、規訓的主體、制度、學科專業與機構等五個面向來理解。本書分別以「正常與不正常的判定」、「病人主體性經驗」、「精神醫學與國家制度」、「精神醫學、法律與治理」、「全控機構與治療性社區」等五個主題單元,透過兒童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離島原住民的精神失序、自殺防治政策、愛滋減害政策、司法精神醫學乃至於龍發堂與花蓮玉里榮民醫院等豐富精采的案例,在一個去西方中心、另類 與多元現代性的反思架構,深入剖析台灣精神醫學未來的可能發展。
作者群更涵蓋社會學、人類學、科技與社會研究、社會福利、司法與犯罪學等學者,其中也包括具有人文社會科學訓練的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全書帶入跨學科、跨領域「方法學上的多元主義」與「不具共識的合作」,思考全球化下台灣本土精神醫學面對專業化、醫療化、生物醫療化的各種挑戰,透過各種異質主體經驗與被噤聲的病人敘事,反省現代精神醫學中逐漸模糊、失焦的病人圖像,展現出人文社會科學對這個領域理論化、方法與新視野的集體努力。
張鴻仁 著|大家健康雜誌 出版|2018/08/29
痢疾、小兒麻痺、登革熱、結核病、愛滋病、安非他命、SARS等,
都是臺灣近代重大的傳染病,對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亦有深遠的影響。
本書猶如公衛的福爾摩斯,為讀者抽絲剝繭,挖掘傳染病的真相,帶讀者了解防疫的過程……
乳房的歷史:西方的宗教、家庭、政治與資本主義如何建構出乳房神話,及其解放之路(新版)
Marilyn Yalom著, 何穎怡 譯|麥田 出版|2019/01/12
女性擁有好乳房,也擁有壞乳房。
在男人眼中,它代表「性」;資本主義讓它成為最好賣的商品。對嬰兒而言,它是食物;醫師則只聚焦於其哺育功能與病徵。從家庭角度來看,女性拒絕哺乳會遭受撻伐,但公開哺乳亦是禁忌。在政治與宗教的濾鏡底下,乳房時而等待拯救,時而散發神聖光暈。分類學上的「哺乳綱」,起因來自於十八世紀科學家對乳房的病態關注;同一時期,上流社會與下層階級的乳房,形象與待遇則不可同日而語。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乳房不僅鼓舞士氣,更用於國族主義政治宣傳;但到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下,乳房地位遠遠不及陽具。
二十世紀歐美文化席捲全球後,乳房的情色意涵逐漸取代其他象徵,成為壓倒性的代表。然而,乳房所乘載的意義是否也隨之劃下句點,到此為止?或者,此乃另一場人權之戰的開端?
《乳房的歷史》是女性主義史學家瑪莉蓮‧亞隆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她以女性視角出發,仔細清點、爬梳乳房在西方文化不同時期與脈絡下所被建構出的複雜形象,從乳房的神聖化到情色化,政治化到商品化,乃至於乳房的階級差異與流動,以及解放的可能性,試圖闡明乳房絕非僅是一身體部位,背後更埋有龐大的性別議題,自1997年出版至今,代表性與影響力持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