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 JW, Huang YC, Chen JH, Liao LN, Lin CJ, Chuo CY, Chang KC.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Kaohsiung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Taiwan.
Chang Gung Med J. 2012 Sep-Oct;35(5):392-401.
中風病患非正式照護者之負荷程度及相關因子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train in Informal Caregivers of Stroke Patients
Abstract 概要
- Background 背景
中風是造成成人殘疾和障礙最普遍的原因之一。非正式照護者在中風護理中有重要作用。然而,非正式照護者可能會過勞,進而造成對中風者的恢復威脅。本研究旨在描述非正式照護者在中風病患中風後3至6個月照護中經歷的應變變化,並確定預測因子。 - Methods 研究方法
從三級轉診醫院招募了一對缺血性中風住院患者和非正式照護者,並在中風後的3和6個月進行了訪談。照護者負擔指數(Caregiver Strain Index, CSI)評估照護者的壓力,其中CSI≥7表示照護者有相當大的壓力。使用廣義估計方程分析照護者壓力相關的各種因素。 - Results 研究結果
共有89名中風患者和照護者完成此研究。 分別在第3個月有46%和第6個月有43%的照護者表示有相當大的壓力。從患者的因素來看,如重症殘疾(Barthel Index ≤ 60)、認知能力差(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 23)、憂鬱症(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 10)和復發性中風是照護者壓力的預測因子;而照護者因素,如就業狀況的改變、正式照護者的幫助、憂鬱症(BDI≥10)也與照護者的過勞有相當大的關係。 - Conclusions 結論
近50%的照護者經歷了相當大的壓力。減少照護者壓力的干預措施應注重在增強中風者的機能和情緒狀態,預防再次中風,並有效管理照護者的憂鬱症狀。 - Key Words
stroke, informal caregivers, strain
Introduction 介紹
- 大部分中風倖存者仰賴於非正式照護者的身體照護和情感支持。這些照護者被認為是「非正式護理人員」,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法定機構的支付或培訓。非正式護理人員通常是配偶、孩子、孩子的配偶或親密朋友。
- 非正式照護者可能是中風護理過程和確定中風患者長期結果的核心。然而,許多非正式照護者在照顧殘疾者時會經歷到壓力和情緒困擾,造成自身健康問題的高風險。這也威脅到家庭照護的可持續性以及中風患者的恢復情況。雖然醫生和醫療專業人員都建議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和照護者的福利,但與中風患者的預後結果相比,我們對照護者的過勞關注卻很少。
- 照護壓力會依患者和照護者的特徵及社會服務設置而有不同的感知。此外,作為改變照護者的應對能力和患者的功能狀態結果,照護的影響在不同時間可以是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醫療系統下進行更多的縱向研究,以確定照顧中風患者和護理應變的困難。
- 經驗上,中風倖存者在中風後三個月從護理機構出院,非正式護理人員必須學會在家中提供護理。中風後六個月,非正式護理人員可以意識到在照顧病患時會出現的所有問題。因此,關於照護者在中風後3和6個月經歷的壓力變化數據可能在確定照護者的變化負擔方面是有價值的。了解這些信息將有助於識別有壓力風險的照護者,並確定可行的干預措施,以在中風後的適當時間提高護理質量。
- 本研究旨在檢查中風後3個月和6個月照護者所經歷的壓力變化,並確定與這些變化相關的因素。
Methods 研究方法
- 這是一個前瞻性縱向研究,在台灣南部三級轉診醫院,於急性住院期間,40至80歲,患有由腦成像確認的缺血性中風的患者。
- 非正式照護者被定義為「一個無償的人,最密切地參與照顧中風倖存者,但不一定與患者生活在一起」。
Results 研究結果
- 共招募了98名患者及其照護者,其中完成了89組患者/照護者的研究。在研究期間,2名患者死亡,7名患者/護理人員由於撤回同意或失去聯繫而失去隨訪。有5名嚴重失語症和/或認知障礙患者不能接受訪談。
- 89例中風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6.1歲,54%為男性,71%為已婚。 89名照護者的平均年齡為52.3歲,47%為男性,大多數已婚,44%是患者的配偶、33是兒子、11%是女兒、9%是媳婦、3%是親戚朋友。
- 當照顧患有許多神經功能缺陷、嚴重殘疾、認知障礙和憂鬱的患者時,照護者傾向於具有相當大的緊張。若照護者也有憂鬱、健康不佳、失業、就業狀況改變或每天花費超過3小時照顧病人,照護者往往呈現相當大的壓力。照護者甚至在接受正式護理人員的幫助時也有相當大的壓力。
- 嚴重殘疾的患者、認知障礙、憂鬱、復發性中風、照護者就業狀況改變、正式護理人員的使用和憂鬱都是造成照護者過勞的獨立預測因素。
Discussion 討論
- 本研究的發現與以前的研究一致,有28%至44%的中風照護者在中風後3至6個月經歷相當大的壓力。種族和文化可能有造成照護者對負擔的感知。雖然一般認為亞洲照護者可能比西方國家的照護者具有更多的社交網絡,但本研究中的照護者都面臨相當大程度的過勞,並沒有低於其他國家的研究。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
- 當患者有尿失禁、管灌飲食、氣切、語言功能障礙等,也與照護者的過勞有關。
- 本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次中風患者的照護者可能與照顧二次中風患者的照護者有不同的經驗。從我們的研究,照護復發性中風患者可能導致照護者更多壓力與過勞。復發性中風通常導致功能狀態的惡化,增加了護理的難度。此外,非正式照護者也可能會擔心下一次的復發性中風。因此,我們不應該假設,如果照護者以前有過經驗,他們會更容易調整他們的角色。
- 在我們的研究中,在護理期間改變其就業狀態的照護者可能經歷更大的壓力。 7名照護者在3個月時將其就業狀態改為失業,另有6名照護者在6個月後也改為失業。由於經濟壓力的增加,就業狀況的變化可能給照護者帶來更多壓力。
- 我們發現,接受正式護理人員幫助的非正式照護者經歷了更大的壓力。這些結果提出了兩個問題。首先,較嚴重的中風患者可能需要替代的照護者服務。第二,雖然支持服務可能減少照護者身體方面的過勞,但也可能引發新的問題,例如:增加的財務壓力。這可能解釋為什麼服務輸入不一定與照護者過勞減少相關。需要進一步研究來澄清這個問題。
Conclusion 結論
- 照護者在中風後3到6個月經歷了過勞。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需要干預以幫助照護者適應照護角色並減緩的他們的壓力。辨識出照護者的過勞應該是干預的第一步。我們的研究提供了照護者、中風倖存者與其環境間的因果關係信息。照護者過勞與中風患者的功能和情緒狀態、復發性中風和照護者的憂鬱症狀相關;正式護理人員沒有減少照護者的壓力。干預或為中風提供服務的機構應考慮上述因素,使非正式照護者能夠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