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門,讓渡,凝視—— 精神科醫師在性別變更政策中的社會參與

作者:徐志雲(衛福部金門醫院精神科)

《2016/11 精神醫學通訊年會專刊》

 

跨性別 (transgender) 描述了一種多樣化的群體,其跨越或超出了文化所定義的性別類別。跨性別者的性別認同,與他們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之間有不同程度的差異(Bockting, 1999)。跨性別者可能會經由賀爾蒙替代療法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性別重置手術 (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SRS,俗稱變性手術)、整形手術、各種心理健康服務或變更身分證性別等方式,以取得自我性別認同的一致性。但這些介入牽涉到醫療與社會制度,因此進一步與公部門和醫療體系發生密切的關聯。

以目前的DSM-5診斷系統言之,部分的跨性別者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性別 (experienced/expressed gender) 與被指定性別 (assigned gender) 不一致,而可能符合性別不安 (Gender Dysphoria) 診斷。此診斷延續了過去DSM-IV的「性別認同疾患」與ICD系統的「變性慾症」名稱,成為跨性別者得到醫療服務、進一步取得性別變更的初步認定。

 

關於台灣的性別變更規定演進以及精神科醫師在變性議題中的角色等內容,詳細內文請見:守門,讓渡,凝視—— 精神科醫師在性別變更政策中的社會參與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