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氣概的轉換:男性口腔癌的個案分析

作者:林東龍(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長久以來「男子氣概」成為受批判的概念,一方面,過去研究發現男子氣概與攻擊行為、性騷擾、藥物濫用,以及不利健康等負面行為有關;另一方面,則因父權體制中,男人被視為是唯一有權處理男、女兩性性別認同的群體,且任何不符男子氣概的定義就被視為偏差。同時,男性也是父權體制中占有優勢且擁有權力的群體,將壓迫的性別論述強加諸於女性身上。如此看來,男子氣概似乎有利於男性,可在性別關係中藉由展現男子氣概以獲取利益。

實際上,男性亦背負社會期待的重擔,努力扮演具備眾人稱道的「男子氣概」,因為「男子氣概」是規範男人在各種場合展現合宜行為的重要依循和準則,亦使男人深怕自己看起來不像男人。對許多男性而言,常常以「男子漢大丈夫」和「男子氣概」的標準來評量自己與其他男性言行舉止是否合宜,避免自己免於被羞辱或排擠。換言之,身處父權體制、性別角色扭曲的文化中,女性受的苦是看得到的外傷,而男性則是內傷(王行,1998)。

作者先簡述了男子氣概展現的概念,接著描述罹患癌症對於男子氣概的衝擊,以及罹患口腔癌的男性如何轉換男子氣概,使自己回歸家庭找到自我。


更詳盡的內容,請見巷子口社會學:男子氣概的轉換:男性口腔癌的個案分析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