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nck-Gustafsson K, DeCola PR, Pfaff DW, Pisetsky DS(eds): Handbook of Clinical Gender Medicine Basel, Karger, 2012, pp1-7
關於性別的那些事 Gender Matters
Jo Wainera,b, Zoe Wainerc
aEastern Health Clinical School, Faculty of Medicine,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onash University, Clayton, Vic., bEastern Health, Box Hill, Vic., and cDepartment of Surgery, St. Vincent’s Hospital,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Vic., Australia
Abstract
性與性別都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性別是社會科學的範疇,性則是生物學的領域,不過這兩者並非完全相反,造成我們認為性與性別是二元對立的原因是基於政治上的決定,而不是對於自然世界的敘述。為了達到研究目的,將男性與女性視為不同的群體、並將性與性別視為持續變化的因子會是更正確的做法。我們應該拋棄過去將歐洲男性視為標準人類模範的基礎,幾千年來人們對這個看法進行激烈的爭論,最後男性觀點獲得勝利,女性備受壓抑、被禁聲,女性對於知識的貢獻也消失了。父權的主導將二元觀點帶入思想與理性思考。對女性的懷疑一直根植於科學發展過程中,但是科學卻是醫學的基礎,這本書的作者認為這個問題的影響非常巨大。我們應該結合生物與社會科學,對科學思維進行適合21世紀的改革。
Copyright©2012 S. Karger AG, Basel
1. 現代醫學強調針對個人的療法,個人化的醫學代表醫生必須了解X與Y染色體對男性與女性的影響,另一方面,男女的性別角色或其他性別認同對健康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2. 過去的醫學以70公斤的歐洲男性為標準,並且用這個標準所建立的醫學來治療所有的病人,不過西方科學已經準備好擺脫這個將所有病人一視同仁的觀點。
3. 從攝護腺癌與肺病可以看出分辨性與性別的重要性。過去將男性定義為堅強勇敢的特質導致男性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疾病並尋求治療,延後就醫的結果就是男性攝護腺疾病的惡化,這是性別所造成的影響。在女性這方面,當女性抽菸這個行為開始被社會接受之後,女性罹患肺癌的情況就開始增加。不過罹患肺癌的女性壽命還是比男性長,這個結果是受到兩性差異的影響,因此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應該針對女性與男性分開進行調查。
4. 為了瞭解這本書在生物醫學發展的重要性,我們必須了解過去醫學發展的問題。過去人類藉由父權建立使用理性與秩序形成的知識,現在女性重新出現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我們在各種領域都可以感受到這個變化,包括科學與醫學知識。
5. 作者認為神話與傳說定義整個社會的基礎,並解釋歐洲神話如何影響歐洲父權觀點的建立,在神話中,男性神明擊敗女性神明,並成為領導、政治、戰爭、知識創造的代表。女性從此成為被壓抑、隱形的群體,她們對社會的貢獻也被大眾忽略。
6. 在歷史上也出現女性被打壓的情況,作者舉13世紀出現在歐洲的宗教裁判所為例,女性治療者被汙名化為巫婆並受到迫害。
7. 作者解釋18世紀科學革命的思想發展,理性神學與理性科學開始出現,燒女巫被視為清除魔法迷信的行為,也代表機械論思想的勝利。
8. 因此理性思維成為現代醫學所依據的科學中心,其中也包括對於魔法、自然、渾沌、陰性特質的恐懼,女性與醫學的關係被高度質疑。對女性的懷疑與不信任深植於現代醫學中,作者認為這是一個不適當的影響,並且應該被深入探討。如果想了解性別與醫學之間的互動關係,就必須面對這個將醫療知識性別化的問題。
9. 科學文獻中認為性與性別是二元對立的現象,不過這是權力運作的結果,目的是將性與性別視為對立與隱形的根源。這個現象並非全世界都一樣,在許多亞洲或傳統文化中,會有讓遊走在兩性之間的人生存的空間。我們應該將性與性別視為一種流動的狀態,人們可以在一生中不斷改變自己的認同。
10. 在一個澳洲的原住民文化中,男孩跟女孩可以選擇自己的性別角色,並在一生中改變自己的性別認同。作者認為這個充滿轉變的思考方式可以打破目前權力體系的性別二元對立。性別與醫學具有改變科學與臨床診療的力量。
11. 作者解釋性別二元論是源自於柏拉圖的哲學,西方思想體系受到柏拉圖哲學的影響,將所有的事物分為兩個對立的範疇,藉此創造世界的秩序,如善與惡、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自然、靈魂與身體等。這個二元論在政治上的影響就是將女性歸類為未知、神秘的性別,而男性則被視為代表善、理性、科學、知識的性別。
12. 基督教的聖經也強化了上述的性別二元對立,將男性塑造成統治萬物的領袖。不過現在改變這個二元對立思維的時候到了。我們應該平等的看待兩性的優點,並且尊重女性的想法。
13. 當我們將女性納入醫學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作者在下一段舉仿生(biomimicry)的觀點為例,這個理論認為人類不應該試圖控制自然,而是必須理解自然才能永續生存。仿生的理論是當人類改變二元思維之後出現的變化。
14. 過去人類花了幾千年才建立我們目前的思維模式,不過只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就可以在目前的知識體系上增加性與性別的臨床特徵,這就是本書的目的。
15. 過去醫生與社會科學家經常合作進行研究,性別也是社會科學的概念,社會科學的理論也能夠改善臨床醫療,因此當醫學與社會科學開始合作的時候,將會發生令人驚訝的改變。
生物的性及基因組:是什麼讓我們成為自己?Biological Sex and the Genome: What Makes Us Ourselves?
Marianne J. Legato
Partnership for Gender-Specific Medicin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 Y., USA
Abstract
過去三十年來我們看到生理性別在決定表相(phenotype)上的重要性,各領域的學者與醫生成功地面對研究女性的挑戰,而不是延續將男性視為人類標準模範的想法。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許多過去不曾想到的兩性差異,這些差異不只存在於生物體的微觀層面,也存在於分子中:舉例來說,我們現在知道同樣的基因會因為性別功能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表現。以性別差異為基礎的生物醫學研究也幫助我們提出有關正常功能與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過去我們不曾想到的,透過相關研究可以拓展人類對於自我的認識。
Copyright ©2012 S. Karger AG, Basel
1. 古代哲學家Heraclitus曾指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我們處於一個隨時在變化的世界。作者認為性別醫學就是最好的例子。
2. 過去在人類醫學中,普遍認為男性和女性除了生殖器官之外,其他的部分完全相同。一直到25年前,醫學界才發現將男性的身體視為與女性相同是錯誤的做法。過去這個想法受到醫學界極力反對與質疑。醫學研究中心竟然相信性別不是影響人體功能與疾病的因素,甚至還宣傳這樣的想法,真是令人驚訝。
3.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科學家也不是完美的人,他們在建構科學研究方法時也並非全然客觀,反而是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影響醫學研究的因素很多:
a. 公共利益:過去的研究機構受到父權思維的影響,因此認為在女性身上重複一次跟男性一樣的研究只是浪費資源。
b. 歷史因素:在二戰之後,保護弱勢團體不被打著醫學研究名義的人迫害成為美國醫學研究的主流,在二戰後數十年內,女性(尤其是更年期之前的婦女)被視為比男性更容易受到迫害,為了不讓女性面臨臨床實驗的風險,因此女性一直無法成為臨床研究的對象。這個現象後來受到女性主義者的反對,她們要求政府支持對女性病理學的研究。
4. 由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的Edward Brandt博士贊助的「The Task Force on Women’s Health」計畫是引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與國會贊助女性研究的先鋒。Vivian Pinn醫生帶領的The Office of Research of the NIH扮演指導與推動這個研究的重要角色。在之後的十年內,女性主義者、醫生與醫學研究者組成的聯盟透過病理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經驗確定女性與男性的差異,並且大力推廣這個發現。這些研究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學者發現男性與女性的身體健康系統有非常大的差異,這些性別差異甚至出現在分子的層面。除此之外,醫學界也發現由父母遺傳給子女的基因表現(稱為imprinting),遺傳基因也會因為子女的性別而出現差異,因此性別對基因體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更廣泛。
5. 另一個性別醫學的改革是有關環境與遺傳對表相(phenotype)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如果男性與女性處於相同的環境,那麼性別造成的生理差異就會消失,這個看法是對下列事實的誤解,事實上,經驗對男女的生理特徵造成直接的影響,在定義何謂男性或女性的時候,我們不能忽略經驗的重要性。我們的DNA、經驗/環境、荷爾蒙、生理發展階段之間的交互影響都是形成個人表相的重要因素。性(sex)與性別(gender)並非兩個分別獨立的觀念,而是相輔相成的概念。「性別醫學」就是將所有影響因素包括在內的詞語。
6. 作者引用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婦產科的三個醫師的看法為例,她們在Nature(2005年)這份期刊中指出在2004年的九個重要醫學期刊中,只有37%的臨床實驗參與者為女性,以性別為基礎進行分析的研究則只有13%。因此作者呼籲女性應該了解自己參與臨床實驗的責任,而不是只讓男性承擔風險。
7. 如果我們想更了解自我,就必須將生命中所有的因素列入考慮。基因並不是唯一決定個人表相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