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神經系統和臨床應用:(三)憂鬱症

中央神經系統和臨床應用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憂鬱症

Depression

David R. Rubinow, Claire D. Craft

憂鬱症的表現與治療多少會受到性別差異的影響,但除非臨床工作者有所警覺,否則往往不會有人注意到。舉例來說,性虐待的受害者通常是女性,她們經常會有「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路徑(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 axis)」失調的問題,且受憂鬱症所困擾,但通常對於心理治療反應很好,倘若臨床工作者沒有特別細究,就不會察覺其關聯性;而男性較常有藥物濫用的問題,也會複雜化憂鬱症的表現和治療。另外,因為文化影響的性別差異會導致男性較不願表現悲傷的情緒,除非醫師努力去尋找引發過去或目前的憂鬱疾患的證據,否則很容易忽視臨床相關的憂鬱發作;而沒有發現憂鬱症共病也會造成臨床上的問題,不僅使原本疾病的治療困難、病程進展變快、甚至死亡率上升。

 

流行病學

在很多不同國家和文化圈的調查中都記載,女性一生中符合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標準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在孩童時期男女的盛行率相同,但在青春期之後差距漸漸拉開,女性的憂鬱症盛行率一直到中年為止都呈上升的趨勢,然而憂鬱症的持續時間與復發率並沒有發現明顯的性別差異。

女性的非典型憂鬱症盛行率是男性的兩到三倍,症狀包括情緒的反應性(mood reactivity)、食慾增加或體重增加、嗜睡、人際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非典型憂鬱症發病較早、病程較慢性化,且有其他精神疾病共病的機率較高。

憂鬱症通常會伴隨其他失調,造成病程的評估與治療的複雜性,女性容易伴隨廣泛性焦慮症及暴食症,男性容易伴隨酒精或藥物濫用及依賴。另外,慢性病的族群中,例如糖尿病或冠心症等,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伴隨有憂鬱症。

 

治療

性別的生理差異可能會對藥物動力學造成潛在的影響。大部分的抗憂鬱劑在鹼性的環境中較易被吸收,而女性分泌的胃酸比男性少,應會導致女性抗憂鬱劑的吸收較好,然而實際上女性對抗憂鬱劑的生體可用率(bioavailability)並沒有比較高,可能女性的胃排空速率較慢導致藥物降解增加;女性的脂肪與瘦肉身體質量比率(fat-to-lean body mass ratio)較高,且會隨著年齡增長,因此對於脂溶性藥物的藥物分布也較高,使得血漿中的濃度變低、藥物半衰期變長,例如trazodone與bupropion。藥物代謝路徑中,肝臟的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酵素活性也具有性別差異,其中幾乎影響了半數藥物的CYP3A4,女性的活性比男性多了20-50%,而CYP2D6跟許多抗憂鬱劑的代謝有關,其活性在女性體內也較高。然而在依不同體重及身體表面積調整過後的藥物吸收研究,並沒有發現抗憂鬱劑的性別差異。

在藥物的藥效及容忍度方面,有數個研究發現女性對SSRI(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的反應較好,而男性則是對TCA(三環抗憂鬱劑,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的反應較好,但是也有研究發現兩者無性別差異。無論是藥物動力學還是藥效,都仍需更多的研究去證實有無性別之間的差異。

 

發病機制

(1)生理的雙型性

性別二態現象(sexual dimorphism)影響了神經系統的各個層面,反映在性激素的濃度及其造成的影響,也會與憂鬱症相關。性激素調節了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代謝及接受器的分布,包含GABA、血清素、麩胺酸(Glutamate);在可呈現結構及功能的醫學影像上則可以發現,青春期開始大腦皮質的成熟型態會有不同,一部分是因為雄激素的影響,而女性杏仁體投射區的連結較強,這個區域跟情緒調節有關。

(2)心理社會因素

大部分的社會文化中,女性的地位跟權力往往不如男性,她們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創傷,身體及性虐待跟女性憂鬱症有很大的關聯,且孩童時期的性侵害更是長大後發展為憂鬱症的強烈危險因子。貧窮的人發生憂鬱症的機率是中上階層社經地位的人的兩倍,而女性的收入水準比男性更容易在貧窮標線以下。即使男女承受同樣的生活壓力,因為自我概念(self-Concept)及因應型態(coping style)的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憂鬱症。

(3)性激素

女性的憂鬱症盛行率自青春期開始上升,這也是性激素系統開始活化的時期,兩者可能會有相關。產後憂鬱症及經前症候群都會受到體內性激素的波動影響,而它們的確構成了女性憂鬱症的一部份族群。可以確定的是,性別的不同的確影響了憂鬱症多元的發病機制。

 

結語

目前為止沒有單一因素可以解釋憂鬱症的性別差異,較傾向是生理與環境因素複雜交互作用的結果。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